当前位置:通知公告>正文
2024年质量工程中期检查
发布者:马妮  发布日期:2024-09-19 查看:916 次
主要工作要求如下:
教务部关于开展2024年度质量工程项目中期检查工作的通知
教务通〔2024〕49号
各二级组织机构、项目负责人:
根据《东莞理工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莞工教〔2014〕86号)文件要求,学校现对部分在研的省级、校级质量工程项目进行中期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范围
2022年立项的省级、校级质量工程项目、2023年立项的校级课程思政项目,项目清单详见《东莞理工学院2024年中期检查项目一览表》(附件1)。
二、工作组织
1.学院自查。项目中期检查以二级学院为主体进行,由所在的二级学院组织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或评审专家对项目建设的情况进行集体审议。建议专门组织评审会议,向学院全体教师进行汇报,以扩大教学改革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2.教务部抽查。教务部对二级学院提交的检查结果进行核实、抽查。
3.公布结果。在学院自查和教务部抽查的基础上,教务部对中期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审核通过,公布检查结果。
三、提交材料与时间要求
采取纸质提交与网上填报同时进行。
1.项目负责人提交材料。项目负责人填写《东莞理工学院质量工程项目中期检查表》(附件2)及准备相关建设成果支撑材料(课程类项目需提供课程网站),学院主管领导审核签字并加盖公章后,于9月6日前提交至所在学院组织评审。
以上同质材料同时需要项目负责人在9月13日前登录东莞理工学院质量工程网站质量工程网站http://gc.dgut.edu.cn/(首次使用,需老师用手机号注册,自行设定密码,并绑定学校和工号)进行填报。网站到期自动关闭,逾期未填报者,视为自动放弃。
2.二级学院提交材料。二级学院组织评审完毕,于9月13日前,统一将签名盖章的《学院质量工程中期检查报告》(附件3)(省级项目、校级项目、课程思政项目各填一份)共三份纸质版、电子版一同报送至教务部教研科(文件名为**学院中期检查报告书)。
四、检查内容及依据
(一)检查内容
对照以下材料,重点审核项目建设是否完成原申报书中的进度建设目标和内容。
1.各项目填报的《东莞理工学院质量工程项目中期检查表》(附件2);
2.项目相关建设成果支撑材料;
3.课程建设类项目需提供课程网站,并在课程网站上传相关材料,以作为成果支撑。
(二)检查依据
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参照《广东省“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评审指标体系(试行)》(附件4)执行,校级项目参照《东莞理工学院2022年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指南》(附件5)执行;各级各类项目申报书所承诺的项目进度。
五、检查结果及处理意见
1.中期检查结果分为通过和不通过两种,对未通过中期检查的项目,由所在二级学院负责对未完成原因进行分析,并责成其整改,整改期至2024年12月31日,整改后仍不能通过的项目,将追回项目建设经费,作撤项处理。
2.有视频拍摄要求的课程建设类项目,拍摄未启动或者拍摄进度≤20%的项目,学校将通报并责成整改,整改期至2023年12月31日,整改后拍摄进度≤50%的项目,将追回项目建设经费,作撤项处理。
3.作撤项处理的项目,其负责人2年内不得申报校级教研教改项目。
六、工作要求
1.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格按照检查依据进行各类项目的中期检查工作,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评估,提出进一步建设的建议,并提供必要的支持,确保项目建设取得预期成果。
2.各项目负责人要参照各项目建设标准和验收要求,积极借鉴成功经验,做好建设工作。
(联系人:施老师 马老师; 电话:22861518)
教务部
2023年6月18日
材料提交时间:
2024-06-19至2024-09-19
参与的项目分别为: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所属院系 |
---|---|---|---|
1 | 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 李超 | 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 |
2 | 新能源现代产业学院 | 徐勇军 | 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 |
3 | 《应用统计学》线下一流课程建设 | 张良伟 | 机械工程学院 |
4 | 机器人系统建模与仿真 | 张超 | 机械工程学院 |
5 | 校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立项建设—法学专业 | 景春兰 | 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
6 | 机械设计基础 | 卢文娟 | 机械工程学院 |
7 | 面向产教融合的《制造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 | 吴兆乾 | 机械工程学院 |
8 | 弹性力学 | 张伟伟 | 机械工程学院 |
9 | 信号处理课程教研室 | 赵晓芳 | 国际微电子学院 |
10 | 新文科背景下基础设计课程创造性思维导向的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 罗瑜斌 | 文学与传媒学院 |
11 | 三维软件综合实训 | 林小夏 | 机械工程学院 |
12 | LED切割制程项目优化 | 陈尚彦 | 粤台产业科技学院 |
13 |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基础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 李玲玲 | 文学与传媒学院 |
14 | 网络安全项目实践 | 李新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15 | 高频电子线路与5G融合的教学研究与改革 | 陈高 | 电信工程与智能化学院 |
16 | 《专业综合设计实验》 | 王波 | 生命健康技术学院 |
17 | 竞争法 | 罗兆婧 | 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
18 | 锂离子电池质量管理 | 彭敏 | 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 |
19 | 食品安全教研室 | 肖珊 | 生命健康技术学院 |
20 |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 罗达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21 |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思政建设实践 | 刘宇佳 | 生命健康技术学院 |
22 | 知识产权法 | 龚红兵 | 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
23 | 电路分析基础 | 胡君 | 电信工程与智能化学院 |
24 | 公益慈善 | 朱晓红 | 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
25 | 智能医学工程-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专项计划 | 王际辉 | 生命健康技术学院 |
26 | 产教融合和多学科交叉背景下人工智能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 李青青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27 |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实习基地 | 谷云燕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28 | 自然科学经典导引 | 郭建文 | 机械工程学院 |
29 | 数据结构教研室 | 周坤晓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30 | 东莞理工-测吧测试开发实践教学基地 | 张福勇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31 | 软件测试概论 | 张福勇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32 | 《社会语言学》 | 张斌华 | 文学与传媒学院 |
33 | 土木工程施工教研室 | 艾心荧 | 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
34 | 工程地质 | 潘美萍 | 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
35 | 新愿景大学英语听说教程 | 张放 | 文学与传媒学院 |
36 | 《锂离子电池工程思维与方法导论》精品教材项目 | 赵丽源 | 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 |
37 |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研究 | 李仕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38 | 工商管理校级课程示范专业 | 刘继云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39 | 工程图学教研室 | 曹晓畅 | 机械工程学院 |
40 |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社会保障学》 | 程守红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41 | 本科生-硕士生“3+3”学制连培的实践与探索 | 周海 | 国际微电子学院 |
42 | 锂离子电池材料与设计 | 廖俊旭 | 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 |
43 |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研究 | 杨健彬 | 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
44 | 社会公共危机治理:案例及启示 | 丁淑娟 | 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
45 | 电池及化学储能原理 | 苗荣荣 | 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 |
46 | 饮食营养与健康 | 朱丹 | 教务处 |
47 | 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视阈下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评价探究 | 李莹 | 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 |
48 | 环境监测项目实训 | 曾燕艳 | 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
49 | 工程制图 | 葛亚 | 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 |
50 | 市场营销学 | 贺艳春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51 | 数字化背景下《电脑音乐》在普通高校音乐学(师范)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优势作用及其交融性发展策略 | 史旻 | 教育学院(师范学院) |
52 | 《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 林寒 | 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
53 | 新工科背景下融合创新模式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 王玥婷 | 教务处 |
54 | 有机化学 | 涂军令 | 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 |
55 | 土木建筑工程专业思政育人团队 | 郑愚 | 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
56 |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公司治理》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 丁齐英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57 | 东莞理工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基于“1+3”融媒体跨境电商平台 | 鲁硕 | 文学与传媒学院 |
58 | 环境仪器分析 | 陈洪伟 | 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
59 | 《财务管理》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刘锦芳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60 | 《市场营销》全英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 方向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61 | 高级英语 | 李忠华 | 文学与传媒学院 |
62 | 有机化学 | 程志毓 | 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
63 | 精品教材-《物理化学实验》 | 罗群 | 教务处 |
64 | 中国传统诗歌经典导读 | 田根胜 | 文学与传媒学院 |
65 | 信号与系统 | 赵晓芳 | 国际微电子学院 |
66 | 化工设计 | 康世民 | 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 |
67 | 环境学 | 曲江英 | 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
68 | 化工原理课程教研室 | 何运兵 | 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 |
69 | 基于翻转课堂的游戏化教学改革 | 陈肯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70 | 路桥工程《CAD》 | 胡守旺 | 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
71 | 赣锋锂电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 | 陈佰满 | 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 |
72 | 锅炉原理 | 陈佰满 | 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 |
73 | 大学物理教研室 | 何林 | 电信工程与智能化学院 |
74 |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 | 赵铁柱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75 | 得利钟表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 刘武辉 | 机械工程学院 |
76 | 基于金字塔原理的财税类课程教 学改革实践——以会计师事务所 和税务师事务所业务为切入点 | 方东霖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77 | 一流本科美育质量测评体系建构及实施 | 吴寒柳 | 文学与传媒学院 |
78 | 宪法学产教融合实践教学改革 | 吉海荣 | 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
79 | 自动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胡耀华 | 电信工程与智能化学院 |
80 | 面向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综合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 林有胜 | 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 |
81 | 基于知识-能力-思政素养“三位一体”的多课程交互式食品工艺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 陈旭 | 生命健康技术学院 |
82 | 新文科视阈下卓越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研究: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 | 王海洋 | 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
83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阅读能力培养 | 郭奕鹏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84 | 基于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 刘晓珍 | 生命健康技术学院 |
85 | 基于项目化的材料力学课程的趣味改革与实践 | 武静 | 机械工程学院 |
86 | 新工科背景下先进制造技术专业选修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 宋菊青 | 机械工程学院 |
87 | 基于“课程思政”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王立本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88 | 系统与网络虚拟教研室 | 陶铭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89 | 基于“四维三阶段”的大学物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 何林 | 电信工程与智能化学院 |
90 | 面向实战的测试开发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 张福勇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91 | 依托现代产业学院的“自动控制原理”案例式教学改革实践 | 姜鸣 | 电信工程与智能化学院 |
92 | 以学生为中心的《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潘晓衡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93 | 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 | 谢黎 | 机械工程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