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通知公告>正文
关于组织开展东莞理工学院首届优质课堂评选认定工作的通知
发布者:马妮  发布日期:2024-12-26 查看:281 次
主要工作要求如下:
教务/招生通〔2024〕74号
根据学校《“强化优良教风学风建设,健全一流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教学大讨论工作方案》(莞工〔2024〕14号)要求,为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我校课堂教学质量,发掘学校教师在本科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决定开展校优质课堂评定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原则
1.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课堂教学质量标准中,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关注社会需求,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坚持学生中心。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教育理念,促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注重学生学习成效,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推动课堂教学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
3.坚持评建结合。构建学生评价、同行教师评价及专家评价相结合的、常态化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形成“评价-反馈-改进-提高”的闭环机制,实现从质量监控向持续改进转变。
优质课堂申报都要有规范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试卷及试卷分析等教学文档,服从本单位教学任务统筹安排,无教学事故。
二、评选数量
学校首次评选认定一批优质课堂。各学院依据学年开课情况,以一定比例进行申报,每个学院申报最多不超过3项。省级及以上一流本科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示范课堂等优先推荐申报,不占学院限项名额。
三、评选标准
优质课堂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和教书育人等方面综合评价质量都达到校内领先水平,教风学风优良,在全校教师课堂教学起到示范和样板作用。
根据《东莞理工学院课程评估实施方案(试行)》和《东莞理工学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制定优质课堂评选指标体系及评估标准。优质课堂评选共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效果、教学特色等5个主要环节,高阶性、基础性等15个评估要素,具体标准见附件1、附件2。
四、评选条件
1.必须是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稳定开设的一门本科课程中相对固定的一堂课,时长一般在30-60分钟。原则上课程已完成三个教学周期建设。
2.主讲教师为学校专任教师,应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和3年(含)以上本科教龄,长期稳定从事一线本科教学,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和丰富的课堂讲授经验,年龄一般在60周岁以下。
3.授课教师仪态大方,精神风貌良好。教学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讲解深入浅出,课件制作精美,过程适当穿插案例、专业经典等素材,总结精炼到位,个人教学特色突出。
4.遵循课程教学大纲安排,思政教学目标明确,能够从知识、能力、价值观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育人目标与课程所属学科、专业契合度高,充分提炼专业课程蕴含的育人元素,可有效支撑教学目标的达成。
5.课堂内容饱满,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教学环节设计精妙,情景与活动设计新颖,思路清晰,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熟练、有效运用多媒体等各种现代教学手段。
6.突出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学习状态良好、课堂教学参与度高,师生互动良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获得感较强。
7.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学生、校内外同行专家等广泛认可,申报教师在教学综合评价中近三学年中至少有一次等级为优秀,并承担该课程60%及以上的授课学时。同一名教师一学年内讲授两门(或两门以上)课程,原则上只能申报一门课程评优,同时其它非申报课程教学评价也应居于中上水平。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课程,不予申报:
课程内容存在意识形态问题;申报教师存在师德师风问题;申报教师最近两年出现教学事故。
五、申报评审程序
1.报送申报材料。符合申报条件的教师填写《东莞理工学院示范课堂申报书》(附件3),并提交当前学期的课程大纲、课堂教案、课堂授课课件(PDF格式)、最近一个开课学期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报告以及教学(课堂或实践)实录视频,视频录制要求详见申报书附件材料清单。于12月11日晚上12点前上传至东莞理工学院质量工程申报系统http://gc.dgut.edu.cn/(首次使用,需老师用手机号注册,自行设置密码,并绑定学校和工号),网站到期自动关闭,逾期不再接受。申报书本地上传,佐证材料系统佐证分条上传。
2.学院审核。学院12月12日之前完成系统的学院审核环节,并将签字盖章版纸质项目推荐汇总表(附件4)报送教务部教研科,同时发送汇总表电子版至联系人OA邮箱。
六、评选结果与应用
1.二级学院优质课堂评选总成绩将纳入ETQI,作为学院年终绩效奖励的重要指标。
2.对评选为优质课堂的,学校给予一定奖励,并在教材出版、各级各类课程建设项目立项予以重点扶持。
3.二级学院对在课程建设中做出主要贡献的主讲教师,在教师课程教学质量系数计算上要予以体现,在职称晋升、教学名师评选等方面予以优先。
材料提交时间:
2024-12-02至2024-12-23
此次申报参与的项目类型如下,点击进入在线申报: